长泰县论坛

首页 » 问答 » 地理 » 海角红旗在海南岛孤军奋战二十三年的琼
TUhjnbcbe - 2023/8/14 19:38:00
治白癫疯办法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hl/220321/10467309.html
年4月17日,在琼崖纵队策应、接应下,渡海大*突破国民**防线,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大举登陆。

如火如荼的自由贸易港建设,正让海南大步走向世界。

海南,又名琼崖,从昔日苏轼等被贬之地,到如今中外游客心向往之的胜地,沧桑巨变,始于70年前的解放海南岛战役。

在这场“木船打败*舰”的伟大战役中,发挥了关键的接应配合作用的武装队伍,就是诞生、成长在海南本岛的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。与这支队伍的一个小分支红色娘子*相比,琼崖纵队似乎没有那么广为人知,但他坚持孤岛奋战,“二十三年红旗不倒”的历史更加传奇。

年,周恩来评价琼崖纵队:“海南的斗争坚持了二十多年,红旗不倒,这是很大的成绩。”年初,毛泽东指出了解放海南岛的两个有利因素,其中之一就是“有冯白驹的配合”。

接过红旗

年下半年,正值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时期,发生在海南的一起秘密逮捕案,激起各界义愤。海南人民示威游行,海外华侨纷纷写信,时任中央*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亲自向国民*当局提出抗议。

被秘密逮捕的人,就是后来被周恩来誉为“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”的冯白驹将*,时任琼崖特委书记。

冯白驹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。从高楼林立的海口市区出发,大约半个小时,就来到了他出生的地方——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的冯白驹故居。这里椰树苍翠,一片幽静,但曾经的血雨腥风和革命志士没有被人们忘记,故居内常年展出的冯白驹生平,亦是琼崖革命斗争简史的生动写照。

冯白驹出生于年,少时依靠父亲经营石场打石头的收入读书上学。年,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海南,正在琼山中学读书的他和同学们一起游行示威,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。年,冯白驹考上了上海大夏大学预科,期间经常阅读《向导》等进步书刊,并目睹了震惊中外的“五卅惨案”。就在这时,父亲来信说,家里的石场被富人霸占,无力再供他读书。

家庭变故,国难当头,冯白驹决心参加革命,他找到了在家乡读书时的老师徐成章。徐成章也是琼山县人,年加入了共产*,年,中国共产*直接创建和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铁甲车队成立,他被周恩来选定为队长。徐成章告诉冯白驹,“我还是希望你回咱们琼崖去,回家乡干革命”,并让他联系同是琼山人的共产*员李爱春。

年初,冯白驹回到了阔别一年的故乡。这一年,海南岛的革命斗争正在蓬勃兴起:年初国民革命*渡过琼州海峡南征,结束了*阀邓本殷的反动统治;中共广东区委(当时海南隶属于广东)先后派来了王文明、罗汉、冯平等革命干部,不久琼崖*组织和革命武装的创建人之一杨善集也回到家乡海南;2月,中国共产*琼崖特别支部成立,随后,文昌、琼东、乐会、万宁、澄迈等县都建立了*支部,各地纷纷发动工农青妇运动,琼崖掀起了大革命高潮。经李爱春介绍,冯白驹被派往海口郊区领导农民运动,迈出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,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*。

就在琼崖革命风起云涌时,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“四一二”反革命*变。4月22日,血雨腥风刮到了海南岛,驻琼崖的国民*反动派突然出动大批*警,在海口、府城(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)包围了工会、农会和学生联合会等进步民众团体,对共产*人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、大屠杀。

冯白驹这天恰好从乡下回海口的农民协会办事处,他回忆:“吃过中午饭后,就到客厅翻看报纸,看到四月十五日国民**警在广州抓共产*人,心中有点奇怪,就走出办事处到外边了解了解情况,刚走出办事处几十步,回头一看,*警已把办事处包围了。我急了起来,就加快脚步,跑到郊区某乡农民协会去了。”在农民家里隐蔽了几天,得知国民*天天在海口抓共产*人和革命学生,冯白驹就和几个农民会员一道,买了香烛、元宝、纸钱等祭品,装扮成回乡扫墓的样子,回到了长泰村自己家里。

更多的同志来不及隐蔽,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,冯白驹的入*介绍人李爱春也英勇就义,方兴未艾的琼崖革命进入了低潮。人心惶惶中,冯白驹在临近长泰村的本里湖村找到了撤退隐蔽的地委书记王文明。劫后相逢,喜出望外,王文明指定冯白驹担任县委书记重组琼山县委。

秘密寻访失联同志、组织短枪队、建立农民武装队伍,在冯白驹的努力下,本是“四二二”反革命*变后重灾区的琼山,迅速恢复了革命工作,并成为了此后20多年支撑琼崖革命的红色“堡垒”。“堡垒”有多坚固?从琼山的长泰村可见一斑。作为冯白驹故居的管理员,冯白驹的堂侄冯尔动长年生活在这个僻静的小村子,他说:“附近5个村子的村民都跟着冯伯伯干革命,长泰村13户人家,多半被敌人残杀,房屋被烧毁。仅冯伯伯的亲属,就有11人先后被敌人杀害。”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年8月1日,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*武装反抗的第一枪,随后八七会议召开,中国革命开始历史性转变。为了配合湘、鄂、赣、粤四省的秋收起义,9月23日,在琼崖特委(年4月,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,简称“琼崖特委”)的直接指挥下,包括琼山在内的各县工农武装组成的“琼崖讨逆革命*”,进攻嘉积(今琼海市嘉积镇)外围的椰子寨,揭开了琼崖武装总暴动的序幕。

琼崖讨逆革命*,后来先后发展成为琼崖工农革命*、琼崖工农红*、琼崖抗日独立队、琼崖抗日独立纵队等。队伍的名称有变化,中国共产*领导的琼崖人民*队的性质却没有变过。因此,椰子寨战斗这一天,是琼崖纵队的诞生纪念日,也是“二十三年红旗不倒”的起始日。海南省委*史研究室副主任赖永生向记者解释:“红旗,就是指我们*领导下的革命武装斗争。从椰子寨战斗打响第一枪,直到年海南岛解放,我们的武装斗争没有间断,一直在战斗。”

椰子寨战斗中,年仅27岁的琼崖早期革命领导人杨善集牺牲了,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烈火从此愈烧愈旺,尤其是年12月,徐成章率部南征,两个月内横扫余里,所到之处,苏维埃红色区域连成一片。面对琼崖革命的燎原之势,年3月中旬,国民*广东当局派第十一*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率0余人,在地方反动武装的配合下,“围剿”年轻的琼崖苏区和红*。赖永生介绍说,当时琼崖红*只有1余人,敌强我弱,我们武器装备也差,加上受到“左”倾冒险主义的影响,最终寡不敌众,至11月,红*反“围剿”斗争宣告失败。“琼崖革命在大革命时期有‘两起两落’,这就是第一次‘落’。”

令这次低潮更为雪上加霜的是,年,位于海口的琼崖特委机关被破坏,领导干部几乎全部被捕杀害。所幸,在此之前的年12月,为保存革命力量,王文明率红*余人,以及琼苏*府直属机关等余人,向母瑞山转移,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。

母瑞山是五指山向东北伸延的一支山脉,位于海南的安定、乐会、万宁等县交界处,离海口较远,敌人统治力量薄弱,方圆一百多公里的山上古树参天、地势险峻、易守难攻,是建立革命根据地、开展游击战争的天然战场。正是在这里,王文明带领仅剩的队伍搭建茅草棚、砍山开荒、办起红*农场、建立基层苏维埃*权,让琼崖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。

可惜,就在母瑞山根据地迎来春天时,年1月17日,身患重病的王文明不幸病逝,年仅36岁。时任澄迈县特委书记的冯白驹临危受命,接任琼崖特委书记。从此,不到27岁的他接过了先辈手中高高举起的红旗。

渡海战士在雷州半岛一带进行海上训练,荡秋千是为了提高防晕船的能力。

艰苦岁月

年2月,刚刚担起重任的冯白驹奉命前往香港向省委汇报工作,随后又到上海向*中央汇报。周恩来听完汇报,鼓励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年轻人:“你们琼崖抓住红*、抓住农村革命根据地、抓住苏维埃*权这三件大事很好。今后,只要继续紧紧依靠群众,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,坚持斗争,一定能够取得胜利。”*史专家、海南省委*史研究室原主任邢诒孔认为:“周恩来的重要指示,实际上传达了毛泽东‘工农武装割据’的思想,为琼崖长期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。”

有了指路明灯,冯白驹领导琼崖革命走向了第二次高潮,形势一片大好。几乎无人不知的“红色娘子*”——琼崖红*队伍中的女子*特务连,就诞生在此时。

然而,谁也没有想到,短短两年后,海南岛与上级的联系中断了,此后长达五年的时间里,竟再也没有听到中央的指示。年7月,国民*的“围剿”卷土重来,疯狂轮番进攻,红*拼死抵抗,伤亡惨重,女子*特务连也不得不化整为零,疏散隐蔽。

赖永生向记者介绍当时的背景:“海南是个海岛,过去与上级和中央联络主要依靠跨越海峡的地下交通线。敌人一旦封锁海峡,过海就相当麻烦,交通员只能化装成小贩,把海南岛的特产通过渔船拉到雷州半岛那边,再从那边拉一些东西过来。”

这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琼崖红*实际上已经解体,各地*组织和苏维埃*权均遭到严重破坏,琼崖彻底与省委和*中央失去了联系。这是比第一次“落”更加险恶的革命低潮。这一次,王文明的继任者冯白驹再次选择了转战母瑞山。母瑞山也不负众望,第二次成功地保存了革命火种,并因此被称为琼崖革命摇篮、海南“井冈山”。

年8月,跟着冯白驹走上母瑞山的仅有多人。山下,国民*重重包围,封锁道路,断绝老百姓与红*的联系,企图把琼崖红*饿死、困死在山上。这样与世隔绝的情况下,多人像野人般在山上坚持了8个多月。

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*事博物馆的雕塑作品《艰苦岁月》,塑造了这样一个情景:一位老红*和一位小红*坐在芭蕉叶上,老红*在吹笛子,小红*伏在他的膝头静静倾听。很多人以为这件雕塑描绘的是红*长征途中的场景,其实,它的原型是冯白驹等人在母瑞山的这段革命斗争场景。

据《艰苦岁月》的作者、艺术家潘鹤回忆:“年,中央*委总*治部为了庆祝建*三十周年筹备美展,向全国美术家征集作品,下达给我的创作任务是用油画表现第四野战*解放海南岛的辉煌战果。”他阅读大量史料后,最后决定专注于表现坚持孤岛斗争、历尽千难万险的琼崖纵队,为此采访了原琼崖纵队司令员兼*委、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冯白驹,冯白驹向他讲述了在母瑞山上的生活和斗争。

山上粮食奇缺,战士们割野菜、采野果、摸鱼虾,过上了“神农尝百草”的生活,凡是能放进嘴里的大家都要尝尝,可是能下肚的实在不多。多年后,冯白驹在《红旗飘飘》一文中回忆:“终于被我们发现了一种半尺多高、形状极像蚕豆的野草,茎软叶嫩,可好吃啦。我们每天采它,顿顿吃它,这种野生植物,我们到底不知道它有没有名字。一天,大家正在山洞里洗这种菜,忽然有人提出该给这菜命个名……”一番讨论后,冯白驹说:“最重要的还是在我们革命最困难的时候,它帮助了我们,支持了革命,何不就叫‘革命菜’!”

“革命菜”虽能果腹,可长期没有油盐,有人拉肚子,有人得疟疾,大部分人患了夜盲症。到了秋冬,日子更难过,海南的冬天虽然没有冰雪,但深山密林依然寒气袭人。冯白驹回忆:“秋天里,海南岛的台风既多且大……有时半夜突然风雨大作,疾风呼啸横扫林木,像怒海狂涛一样。高大的树木连根拔起,我们自己盖的茅草屋一下就倒了,飞了,无影无踪了。”“我们身上的衣服成了不打结连不在一起的破布条条……大部分人的肩膀露在外面,有的光着屁股。王惠周和李月凤(两个女同志)更是为难,只穿着男同志给她们的裤衩,个个身上冻得发青发紫,有什么办法呀!只有像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那样,摘树叶剥树皮,连在一起,披在身上。男同志披的树皮像古代骑士的盔甲;女同志穿起名符其实的‘百叶裙’。”后来,冯白驹想了一个办法,把大家聚拢在一起,烧起火来把芭蕉叶烤热了当被子盖。偏偏在最冷的日子,战士们的火柴用光了,火种也被雨淋熄了,只能像原始社会的老祖先那样钻木取火、保存火种。

疾病缠身、饥寒交迫、敌人搜剿,都不曾磨灭战士们的乐观主义精神。赖永生说:“冯白驹带着大家上午采野果解决生存问题,下午坚持训练、学习,晚上唱革命歌曲、琼剧。《艰苦岁月》中吹笛子的老红*,原型就是当时跟冯白驹在山上坚持的红*之一王业熹,他会给大家吹笛子。”

8个多月的艰苦岁月中,冯白驹多次派战士突围下山、联络情况,然而,派出去的人最终都没有回来,其中还包括他的亲弟弟冯裕深。牺牲越来越多,直到年4月,最后幸存的25个人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,突围到了琼山老区长泰村的冯白驹家中。

时光流转,站在冯白驹故居的小厨房里,他的堂侄冯尔动唏嘘地向记者讲述往事:“冯伯伯他们回家后先到的这里,当时是夜里,他闻到锅里煮熟的食物香味,揭开锅盖,抓起来就往嘴里填,第二天才知道,那是喂猪的食物。冯伯伯的母亲听到动静过来,一开始根本没认出儿子,冯伯伯自己也说过,‘那时我们浑身上下实在不像人呀!’”

冯白驹常说一句话,“山不藏人人藏人”,回到琼山革命群众中的25个人,仿若蛟龙入海,彻底逃脱了敌人的“围剿”圈。他们一边重整旗鼓,联络分散、隐蔽的各地**干部和红*指战员,开展游击战争,一边派人前往香港、上海寻找广东省委和*中央。冯白驹不知道,年10月起,中央红*正跋涉在更为艰难的长征路上。他只知道,从年上母瑞山开始,琼崖的同志们“在香港找不到省委,在上海找不到中央”。孤悬海外的琼崖,就这样坚持孤岛奋战到了年。

抗战第一枪

年下半年,在海外侨胞带回的报纸上,冯白驹看到了中共中央公布的《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》。这是在和省委、*中央失去联系多年后,第一次听到中共中央的声音,冯白驹顿时如获至宝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年上半年,被冯白驹派往香港寻找*组织的陈玉清,终于找到了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(简称“南委”)。

在南委传达的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*策指导下,年7月,冯白驹和琼崖特委主动致函琼崖国民*当局,提出停止内战、团结抗日的主张。不久,国民*表示同意冯白驹和琼崖特委的谈判要求。

不料,双方正在府城谈判时,国民*竟然逮捕了冯白驹。冯白驹的小女儿冯尔曾对记者说,当时为了及时掌握谈判情况,父亲从特委驻地赶到了府城附近的塔市乡,和母亲两人住在一位革命老妈妈家里,结果有人告密,导致两人被捕。“最开始国民*只知是抓共产*,抓了后才得知对方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冯白驹,一下子得意的不得了,觉得抓到了宝,妄图以此为筹码迫使特委在谈判中让步。”

但冯白驹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!他非但毫不让步,还在国民*的眼皮子底下跟狱中秘密*支部接上了头。冯尔曾告诉记者:“当时狱中秘密*支部已经策反了一个看守监狱的小队长,叫吴克之,计划万一冯白驹有生命危险,就由吴克之安排越狱。”

吴克之后来成了琼崖纵队副司令员,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协助冯白驹指挥部队,战功赫赫。不过,这次冯白驹出狱,没有用上他的营救方案。就在冯白驹入狱的第二天,消息即被公开,一时群情激愤。工人、学生、民主人士、爱国商人和海外侨胞纷纷谴责琼崖国民*当局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,周恩来亲自向蒋介石提出抗议,叶剑英也写信给国民*广东当局。多方努力下,国民*先释放了冯白驹的妻子曾惠予,随后,蒋介石被迫于年11月下令无条件释放冯白驹。

出狱后,冯白驹作为琼崖特委常委(冯被捕后特委书记由其他人担任,年2月起又担任特委书记),继续坚持我*我*必须独立自主的原则,与国民*谈判。一年多的艰难谈判后,国民*终于放弃了将红*“溶化”的企图,因为日本侵略者的矛头已经直指琼崖。

地处华南乃至太平洋的战略要地,铁矿丰富的海南岛被日*觊觎已久。年9月,日*的飞机开始轰炸海口、府城,*舰闯进了三亚一带的榆林港。10月21日,广州沦陷,海南岛危在旦夕。第二天,琼崖国共两*达成协议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正式形成。

12月5日,琼崖红*在琼山县云龙市(今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)的六月婆庙前举行改编仪式,改编后的队伍番号为“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”,史称“云龙改编”。独立队规模不大,仅有多人,近支枪,但这支精悍的队伍很快打响了自己的名声。

年2月10日凌晨,日*在舰艇和飞机的掩护下入侵海南,当天上午就占领了府城和海口,大有一口鲸吞琼崖之势。赖永生向记者介绍:“当时国民*的正规*师已经撤回大陆,留在海南的国民*驻*只有两个保安团,加上壮丁和地方兵团,加起来有0多人。他们做了一些抵抗,但根本不堪一击,很快退缩到山区。”

挺身而出的是冯白驹率领的抗日独立队。他一听到日*飞机的轰鸣声,就和独立队领导分析判断,日*占领海口、府城后必定要跨过南渡江东进。今天的南渡江已有数架大桥沟通东西两岸,但当年江上无桥,渡江只能坐船,因此,冯白驹命令独立队第一中队在渡江东进的必经之路——潭口渡口阻击日*。

潭口,距离独立队驻地约10公里。2月10日一大早,第一中队80多人一路急行*,很快赶到潭口渡口东岸,埋伏在树林里。80多人阻击日*数千人,对方还有飞机轰炸,这场战役该怎么打?第一中队副中队长符荣鼎回忆:“当敌机俯冲时,守渡口的部队用排枪对空射击;等敌机略过再回头轰炸时,又立即向后面的丛林里转移……我们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,饿着肚子在潭口渡口坚持了整整一天……傍晚,敌机终于灰溜溜地飞走了,对岸的敌人也不见有什么动静。”

潭口一战,让猖狂的日*第一次在海南岛吃了苦头,更重要的是,这一战打响了琼崖抗日的第一枪,极大鼓舞了琼崖人民抗日的士气。

海外侨胞受到感召。年的一天夜里,海南文昌漆黑的海面上,突然闪烁出几束亮光,随着海浪的拍打声,陆续有人游到了岸边。这支特殊的队伍,是由名归国华侨组成的“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”。

少年儿童也投身抗战队伍。数万名10岁至16岁的少年组成了儿童抗日救国团,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全岛各县、区的乡村,搞宣传、筹粮款、站岗、放哨、送信、侦察……历任村、乡、区儿童团长的琼崖老战士符树森回忆:“我们把树上瞭望与地下监视相结合,暗号联络与接力报警相结合,做到白天黑夜不间断,一环扣一环,曾无数次使抗日*民避免了敌人的突袭。”

冯白驹直接领导的独立抗战队伍更是日益壮大。符荣鼎写道:“潭口阻击战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多人的独立队迅猛发展成为有1多人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,在敌后燃起了熊熊的抗日烽火。”年冬,独立总队发展到0多人,部队活动遍及琼山、文昌、澄迈、临高、儋县、昌江、感恩、万宁、琼东、乐会、定安11个县,琼文、美合和六连岭等多个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。

琼崖纵队司令员兼*委冯白驹(左)与副司令员吴克之(右)在研究作战方案。

黎族兄弟

从独立队发展壮大到独立总队,“独立”二字是当初国共合作谈判时拉锯的重点。正如*史专家邢诒孔所强调:“‘独立’二字值千金!”果不其然,独立总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,国民*始终没有放弃“反共灭独”。年12月15日凌晨,标志着琼崖国民*顽固派重新挑起全岛内战的“美合事变”爆发。国民*反动武装0余人,兵分五路向美合抗日根据地猖狂进攻。

外有日本侵略者,内有琼崖反共逆流,年,远离大陆的琼崖特委再次与*中央失去了联络。

此前,为了改善琼崖特委与上级的联络方式,年8月,八路*驻香港办事处克服重重困难,运送了一部15瓦手摇发报机到琼崖。10月,广东省委派出电台工作人员到琼正式建立电台。年1月26日,*中央指出:“琼崖要有三部电台,并以一部与中央联络。”为此,八路*驻香港办事处又购置了一部75瓦电台和15瓦收发报机,于8月运抵美合根据地。

熟料,这难能可贵的电波信号存在尚不足两年,就断了。电台原设在美合根据地的香山岭半山腰,美合根据地是当时特委和独立总队机关所在地,香山岭林密山险,不知内情的人即使走近了也发现不了电台。然而,“美合事变”爆发后,特委和独立总队机关撤出美合根据地时,因大电台笨重,音响大,汽油又难以保证,便决定把它暂时隐蔽起来,只使用15瓦的手摇式小电台。日伪*的频繁“扫荡”,国民*顽固派的频频袭扰,导致电台工作人员多是夜间转移行*,白天则隐蔽待命。一次在夜色中转移,突遇顽*,保管电台的总队管理科长不幸阵亡,电台也丢失了。

电台丢失,全*上下无不痛心,总队曾决定取出撤离美合根据地时藏起来的75瓦电台使用,却始终没有机会。失去了与*中央的联络,琼崖抗日的局面更加严峻。如此形势下,冯白驹带领的琼崖抗日*民,竟然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了又一支重要力量——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的黎族和苗族人民。

这是年10月的一天,冯白驹正在特委驻地澄迈县六芹山与几名干部研究对敌斗争情况,忽然,第四支队*治部主任江田带来了三个黎族兄弟。在《五指山尖五朵红霞》一文中,冯白驹回忆:“他们下身围着一块破布,上身披着稀烂的破布条,手里拄着拐棍,哆嗦着走来……一听我是司令员,就抛了拐棍,用少数民族的大礼,向我深深一躬,头几乎碰到地面……长叹一声,眼泪直流地说‘可找到你们啦!’”

冯白驹请他们在树林里坐下,这才知道,国民*顽固派对日*消极抵抗,退缩到五指山区后,却对聚居在这里的黎族、苗族人民横征暴敛、肆意欺压,甚至集体屠杀。年8月,不堪凌辱的少数民族兄弟在黎族首领王国兴的带领下,发动了白沙起义。白沙起义历时半个月,参加者达两万余人,一度取得胜利。然而国民*顽固派对待自己的同胞足够凶残,疯狂报复,一时间,五指山区处处燃烧着熊熊大火,到处躺着被屠杀的无辜民众。

弹尽粮绝时,王国兴想起父亲曾对他说过:“世上只有红*是不会欺负咱们黎人的。”他也听说独立队又打日本*子又打国贼,厉害得很,猜测独立队就是红*。实际上,当时琼崖的抗日队伍已经不叫红*,也不叫独立队,而是独立总队,但这不妨碍王国兴和少数民族“找红*”。或许是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,这天王国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。冯白驹的文章里这样描述:“他梦见五指山峰上,出现了五朵红霞,红霞里飘扬着五面红旗……看得正出神,忽然有一队打着红旗的*队,从他站的山跟前走过去,嘴里还唱着歌。看到王国兴站在山顶上,都含笑亲热地向他招手。”这个黎族兄弟讲给冯白驹的故事,或许是梦,或许是传说。不管怎样,王国兴派出了三位黎族同胞去寻找“打红旗的队伍”,他们就是冯白驹见到的三个黎族兄弟。

黎族、苗族同胞们还不知道,他们四处寻找共产*之前,*就在寻找他们。早在年11约7日,中共中央书记处就对琼崖指示:“认真在三十余万夷(黎)民中进行艰苦联络工作。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,使他们信任我们……与我们一起抗战。必须认识他们所在的五指山脉一带山地,将是我们长期抗战的最后的可靠根据地。”那时,冯白驹就命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过抗日宣传,只不过,海南岛中部的五指山地区历来交通不便,黎族、苗族与汉族来往不多,缺乏群众基础,因此没有贸然进入。白沙起义的消息传出后,琼崖特委也曾派人前往白沙联系。

黎族兄弟先找到了*,正是一个绝佳的契机。特委立刻派人带着山区急需的火柴、硫磺、弹药和衣服等,随黎族兄弟进山。随后,创建了白沙抗日根据地,肃清了白沙县的国民*势力。年8月,白沙县成为海南首批解放区之一。

白沙根据地位于五指山腹地,它的建成为后来进一步建立五指山中心根据地打下了基础,从而结束了琼崖长期没有稳固后方根据地的历史。与此同时,琼崖的革命武装也在战斗中进一步扩大。年秋,独立总队正式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,简称“琼崖纵队”。从此,“琼崖纵队”成了这支一步步发展壮大的部队的代名词。这支队伍中,起初罕见的少数民族战士,逐渐也成了海南革命斗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。据冯白驹说:“海南解放时,琼崖纵队里的成员,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少数民族战士,他们贡献很大。”

南撤与北撤

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艰苦的抗日战争中,琼崖纵队对日伪作战余次,毙日伪*余人,伤余人。日本投降时,琼崖解放区已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一,人口达万以上,占全岛人口的一半左右。

抗战胜利一个月后,琼崖纵队司令部与盟*在南丰会谈,盟*代表关切地问:“你们琼崖纵队现有多少队伍?”时任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庄田答道:“抗战开始前,海南红*改编抗日部队之初只有多人,现在纵队已有5个支队、独立团和直属部队,总共兵员1万余人。”盟*代表惊讶地说:“贵*以简陋的武器,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能在孤岛上坚持长期斗争,并且赢得了生存和发展,真是历史的奇迹,本人无限钦佩!”

比“奇迹”更传奇的是,9年前的年,冯白驹从侨胞带回的报纸上读到了中共中央团结抗战的号召;9年后的年,没有电台的琼崖纵队,竟然是从缴获的国民*文件中获知了日本投降的喜讯。

来不及欢欣雀跃,琼崖纵队又要应对国民*的假意和谈与内战阴谋。

为了争取和平,年1月初,国共双方达成了《关于停止国内*事冲突的协定》,根据协定,广东省的中共武装力量要北撤。彼时琼崖隶属广东,4月,广东区*委派人来琼传达了琼崖纵队北撤山东的指示。冯白驹、庄田等人研究后认定:北撤是从全局利益出发,我们当然应当贯彻执行,但是考虑到琼崖的特殊地理条件和对敌斗争状况,特别是琼崖内战已经全面爆发,敌46*正千方百计寻找琼纵主力决战,在这种情况下,能否安全渡海北撤,北撤后琼崖革命力量如何恢复和发展等,都将成为问题。于是,他们决定做好两手准备:一面做好北撤的准备工作,一面坚持自卫反击战争,撤得了就撤,撤不了斗争依然坚持。果然,一直没有停止进攻人民*队的国民*,也有自己的企图。赖永生向记者解释:“国民*主*广东的张发奎不承认琼崖纵队的存在,其实是不愿留下隐患,想把琼崖的共产*全部消灭,自己到海南岛当‘岛王’。”

最终,琼崖纵队未能北撤山东,但没过多久,广东区*委又先后两次派人抵琼,传达南撤的指示:全国内战爆发后,广东将出现十年黑暗的局面,琼崖斗争将更加困难,琼崖特委须将琼纵主力撤往越南。传达指示的人甚至把撤往越南北方的地点及在什么地方登陆,用什么讯号联络都带到了琼崖。

对此,冯白驹一开始就不同意,他认为,目前敌人正向我们疯狂“围剿”,严密控制了沿海港口和船只,我们不但找不到那么多船只,即使有船,大部队在海上航行遭到敌人的*舰、飞机袭击时也难于应付,强行南撤,实际上就是把全部革命力量丢在海里。他在《关于我参加革命过程的历史情况》中写道:“我坚决不执行,*以后如何处分我都行……这也不会得到海南人民的同意,如在海南坚持下去,我相信,环境再严重,无论如何,也不会通通被敌人消灭掉,以往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。”

暂不执行,需要扛着巨大的压力。幸好,9月23日,琼崖特委与中央中断五年的电讯联络恢复了。

据曾在琼崖纵队从事交通联络工作的陈香钊回忆:“抗日战争后不久,周恩来同志指示广东区*委设法帮助琼崖特委重建电台。广东区*委书记尹林平立即派人从香港买到电台,然后转移至澳门,等待时机运回海南。”可惜,这时国民**队已经严密封锁了琼州海峡,运送电台这项艰险的任务落在了陈香钊肩上。

运送电台,要闯过的第一个难关是海关检查。年2月,陈香钊来到澳门,他发现从琼崖来的木帆船,大多停泊在一个葡萄牙人管理的七号码头,于是,他天天去七号码头,带着香烟、糖果、啤酒或香肠,设法与这个葡萄牙人攀谈。一连数天聊下来,葡萄牙人果然把他当成了朋友,一听他说想运些赚钱的货物,就豪爽地说:“不管什么货物,你都可以从我这个码头启运。只要你买几罐黑猫牌高级香烟和高级糖果,我领你去送给验关人员,他们就不检查了。”陈香钊又特意观察了几天,的确有人成功贿赂验关人员,这才放心。接着,他找到自己认识的老乡船主,请他们帮忙提供船只。出港那天,他把三只装着电台零部件的皮箱和一个藏着马达的青菜箩筐装上船,带着黑猫牌香烟,果然船顺利地驶出了澳门港。一路顺风顺潮,只在上岸后遇到了国民*部队,陈香钊赶紧把那副有电台的担子藏在灌木丛中,恰好远处响起的枪声吸引了国民*,电台又躲过一劫。

年7月,电台终于抵达琼崖特委。9月23日,红色电波终于又把海南岛与延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。冯白驹和特委就南撤问题向中央请示,毛泽东亲自拟稿,于10月30日复电:“你们的意见很对,你们应当坚决斗争……你们应以占领整个海南岛为目标,将来再向南路发展。你们《坚持自卫反击再决议》是正确的。”

赖永生说:“正确处理北撤和南撤问题,是琼崖纵队从实际出发的非常典范的实例。正是因此,才在海南岛上保存了琼崖纵队,保证了后来解放海南岛时的接应和配合。”

渡海先锋营成功登陆后,琼崖支前队伍送水送饭,此为先锋营进入五指山时,黎族人民群众送来慰劳品。

接应雄师

年12月,两广战役结束,华南大陆全部解放。18日,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向第四野战*发出命令:“四十三*及四十*准备攻琼崖。”年1月10日毛主席再次致电四野:“争取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。”

当时的海南岛上,国民*总兵力约10余万人,拥有大小舰艇51艘,飞机45架。担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的薛岳,早在长征期间就曾一路尾随“围剿”红*,抗战期间指挥过著名的长沙保卫战,他颇为自负地用自己的字“伯陵”,将海南的海陆空立体防御命名为“伯陵防线”,自比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。相比之下,我*的渡海工具几乎全是木帆船,只有一小部分木船加装了汽车的发动机,没有*舰、飞机,10万人组成的渡海作战兵团相当于只有陆*。

对于渡海作战,从松花江畔打到南海之滨、一路所向披靡的四野都丝毫没有经验。前一年10月,三野一部以三个半团人进攻金门岛上3万守*,无援无粮被敌围攻,全*覆灭。解放海南岛的战役该怎么打?关键时刻,毛主席特别指出:“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,二是敌*战斗力较差……”

果然,冯白驹亲自起草报告,详细地向叶剑英、邓华等渡海作战将领,反映琼崖革命根据地以及敌我*事的情况。他还派出琼纵司令部参谋长符振中等20多名琼崖干部,偷渡海峡,带去了沿海各港口、海岸线的水文、气象资料以及琼崖敌*设防的变化等情报。琼崖人民也被号召起来,短短一个月时间,就筹措了*粮5万多石,组织起了6万多人的支前队伍,准备了多艘木帆船和多名船工。

与此同时,为了将陆上猛虎锻炼成海上蛟龙,渡海作战的主力部队四十三*和四十*正在雷州半岛一带的海面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训练。训练的内容乍一看千奇百怪,划船、拉帆、荡秋千、海里漂浮、海上射击……别的还好理解,荡秋千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,原来,这是为了训练战士们防晕船的能力。

年2月1日,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在广州召开。会上,符振中转达了冯白驹的建议:一是趁敌人防线不甚严密,先偷渡一批兵力,加强琼纵的接应力量;二是若第一个办法行不通,就派一批*事干部和技术人员把枪支弹药运过海,以充实琼纵的武器装备。会议研究后采纳了第一条建议,确定了作战方案:分批偷渡与积极准备大规模强渡,两者并重进行。

3月5日,第一批偷渡部队——名指战员组成的渡海先锋营,分乘13艘帆船,成功登陆琼崖。随后陆续又有三次偷渡成功,野战*登陆入岛的总兵力已接近一个师。这些战士们一上岛,就有支前队伍送水送饭,然后迅速被转移至解放区。

4月16日,海南岛战役总攻打响,渡海兵团第一批登陆部队多人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强行登陆。同一时刻,琼崖纵队配合野战*,与国民**主力决战。一个星期后,海口解放。随后,琼崖纵队与野战*兵分东、中、西三路,追击南逃的国民*部队。4月30日,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天涯、海角石上。5月1日,海南岛全境解放。

从3月5日分批偷渡,到5月1日全岛解放,仅仅用了58天,渡海大*和琼崖纵队共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“木船打败*舰”的奇迹。

对此,多位*史专家表示,渡海作战所以成功,特别是以牺牲0多人、受伤3多人的较小代价顺利解放海南岛,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的接应配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。指挥渡海作战的四野第15兵团副司令员洪学智总结海南顺利解放的四点因素时,将“有效运用琼崖纵队这支有力的接应力量,正确制定了积极偷渡、分批小渡与大规模强渡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”列为第一条。

赖永生则多次感叹:“快速、顺利地解放海南岛,这是一次英明的决策,一次辉煌的胜利。”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:“海南岛解放一个多月后,6月25日 爆发,随后 开进了台湾海峡。10月,   ,而解放海南岛的主力部队之一40*是赴朝作战的首支部队,解放海南岛的指挥员邓华、洪学智、韩先楚,都是第一批赴朝指挥作战的。如果渡海作战没有那么迅速,当时海南岛还没有解放,后果我们不敢去设想。”

历史没有假设,我们所能看到的,是70年后的今天,昔日的红色热土早已焕发盎然生机,曾经闭塞的天涯海角已然是蜚声国际的旅游胜地。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号角声中,我们不会忘记琼崖革命“二十三年红旗不倒”的壮烈传奇。

本文照片由海南省史志馆提供

来源北京日报

本报记者杨丽娟

流程编辑:王梦莹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海角红旗在海南岛孤军奋战二十三年的琼